在高壓配電系統中,配電網中性點接地方式的選擇是一個綜合性的技術問題,中性點不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直接接地、經中性點電阻器接地等接地方式各有其特點。
隨著用電負荷的不斷增加,以架空線路為主的高壓配電網逐步向電纜線路過渡,尤其是城市和工業區的地下電纜迅猛增加,使系統的電容電流數值大幅度增長。為降低因發生單相短路而產生的內部過電壓,越來越多的中性點采用經電阻器接地的方式。但這種大電流的接地方式因其短路電流大(100~2000A),持續時間短(10s),溫升高(可達900℃左右),對中性點接地電阻器合金材料的性能影響非常明顯,容易發生中性點電阻器因燒熔或變形而損壞的事故。
中性點接地電阻器電阻材料應有較高的電阻率以節約電阻材料,且應有較低的溫度系數和較好的力,熱性能以保證中性點電阻器在接地故障狀態下穩定,***運行,由于中性點接地電阻器是由多個電阻單元通過串、并聯連接而成,在通流過程中溫度分布的不均勻性將導致不同部位電阻材料的力,熱性能產生差異,如何有效預測在接地故障狀態下中性點接地電阻器溫度場的分布以及對材料性能的影響成為中性點接地電阻器研制的關鍵。